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

新突破|我院首次获浙江省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主体赛银奖

时间:2025-07-16  来源:   作者:

711日至13日,“农行杯”浙江省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(2025)决赛在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大学滨江校区举行,经过激烈角逐,我院“甬创科技”与“凝心聚‘锂’”两支团队在高教主赛道本科生创意组中双双荣获省级银奖,为学院在该赛事上的首次获奖!据悉,本次大赛由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组委会主办,延续“我敢闯,我会创”主题,深化“更浙江、更国际、更教育、更全面、更创新、更协同”目标,吸引全省644个项目同台角逐。

        本届创新大赛启动以来,学院高度重视,依托“导师制”,打造“排摸-孵化-选拔-培育”全过程科创链条,精心培育孵化6个项目,推荐和不断打磨优秀项目参加校赛、省赛选拔赛和省赛决赛等阶段比赛,持续提升项目质量和竞争力,其中2支队伍最终凭借扎实的技术基础、突出的创新能力和稳健的答辩表现,脱颖而出。

一、凝心聚“锂”——高电导率固态锂电池电解质的先行者

该项目聚焦固态锂电池领域的核心技术瓶颈,创新性提出聚碳酸乙烯亚乙酯(PVEC)聚合物电解质,并采用原位固化技术,实现电解质层与电极无缝接触,有效降低界面阻抗,大幅提升低温下的离子电导率与电池循环稳定性。项目电解质在室温下离子电导率高达2.1×10⁻³ S/cm,-15°C环境下仍可保持良好导电性能,锂对称电池可稳定循环超600小时,极化电压增幅小于15 mV,兼具高效储能与安全运行优势。

团队成员:杨善然、梅韩、李昀杭、徐俊杰、李钱钰、魏雨欣、陈韦翰、严子涵、何清清、孙晟原、邵学炜、方聿宁

指导老师:林志远、潘蓉、陈瑜

          知识产权:学术论文4篇,申请发明专利2项。

二、甬创科技——高耐碱性阴离子交换膜开拓者

该项目以绿氢产业“卡脖子”材料——阴离子交换膜(AEM)为切入点,成功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化膜材料。项目围绕微相分离结构设计、酸催化聚合工艺与热交联强化技术三大方向,突破传统膜材料在高温强碱环境下稳定性差、电导率低等问题。该新型膜材料电导率提升30%,厚度降低至45μm,使用寿命突破5000小时,单位成本降低30%。目前团队已与宁波中车新能源、国家电网等企业开展技术验证,具备良好工程适配性与产业转化前景。

团队成员:方聿宁、陈奕雯、高翊玮、毛思航、平佳怡、王斯宇、郑哲宇、徐弈、邵学炜

指导老师:林陈晓、陈瑜

          知识产权:学术论文6篇,申请发明专利2项。

本次省赛银奖的获得,不仅是对我院创新实践育人成效的高度肯定,更是我院落实“以赛促学、以研促创”教育理念的真实写照。两支项目团队在备赛过程中紧密结合国家“双碳”战略与新能源发展前沿,深度融合材料科学、电化学工程与应用场景,充分体现了我院学生扎实的专业基础、科研探索能力与服务社会的使命意识。

学院也通过全过程、全链条的竞赛辅导机制,为学生提供从选题指导、实验支持到路演训练、项目打磨的全方位保障,为高水平人才培养提供坚实支撑。

成绩的背后,是师生们无数个日夜的努力,是团队协作与科研精神的集中体现。展望未来,新能源学院将继续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,推动创新教育与科研平台深度融合,为培养更多具备全球视野、实践能力与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不懈努力!我们相信,青年有为,未来可期;创新不止,梦想不息!


下一条:心理辅导信息公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