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

德国吉森大学专家Felix H. Richter博士做客新能源学院 解析固态电池聚合物界面设计新策略

时间:2025-05-10  来源:   作者:左秀霞

 2025429日,德国吉森大学能源材料领域知名学者Felix H. Richter博士应新能源学院邀请,于学院报告厅作了题为《Design of Polymers for Solid-State Batteries - Mitigating Interfacial Degradation and Surface-Modified Solid Electrolytes》的专题学术报告。新能源学院学术副院长元家树主持了本次学术报告,全院骨干教师、学生共70余人参加,围绕固态电池技术前沿展开深度探讨与交流。

Felix H. Richter博士开篇剖析了锂电池研发中面临的材料研究的跨学科挑战。他指出,正极-电解质界面副反应失控、锂金属负极枝晶生长、固态电解质的化学/电化学稳定性不足,已成为制约固态锂电池性能提升和进一步发展的关键瓶颈。然后,Richter博士与他的博士生石秉玄同学携手合作,一起介绍了针对上述瓶颈团队所提出的创新聚合物界面工程策略:采用聚合物对正极颗粒进行包覆,有效抑制正极材料界面副反应,并缓解循环过程中因体积膨胀导致的材料开裂与接触失效;设计锂金属表面聚合物涂层,降低锂枝晶穿刺风险,同时通过原位形成富LiF界面层提升锂金属的电解质兼容性;采用溶剂化工程调控硫化物电解质界面,构筑富含Li3N的界面稳定层,抑制电解质分解。通过多种策略协同作用,共同提高固态电池的稳定性和循环寿命。

   在互动环节,现场师生就聚合物种类及特性、包覆层制备方法等问题踊跃提问,Felix H. Richter博士及他的博士生石秉玄同学以专业的知识和耐心的态度,对每一个问题都进行了详细且深入的解答,现场气氛热烈而融洽。本次学术活动深化了学院师生对固态电池关键技术的认知,也将进一步推动新能源学院国际化科研合作的开展


下一条:2025第二届新能源材料产业创新大会6月26-28日 中国·宁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