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前,教育部发布了《教育部关于公布2022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》(教高函〔2023〕3号),其中,我校申报的2个备案专业新能源科学与工程(专业代码:080503T)和储能科学与工程(专业代码:080504T)成功获批增设。
本次新增的两个专业将依托我校2022年新布局的新能源学院相关师资力量和办学条件,开展四年制新能源技术类本科教育和人才培养;是我校坚持应用型办学定位与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办学目标,积极探索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特色发展之路的新举措;同时,也是我校根据教育部“新工科”建设方针,实施专业结构调整,强化和拓展学校学科领域,提升内涵发展的重要体现;更是我校面向国家对可持续能源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,主动对接国家“双碳”战略、省市科技创新行动,培养未来急需的从事新能源行业的应用型、复合型科技人才需求的具体行动。
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是面向国家新能源产业发展需求,注重物理、材料、化工、电子、机械等多学科交叉,聚焦新能源科学理论与技术开发、利用新能源的工程技术类专业。重点培养具备热力学、氢能、燃料电池、电气化自动控制、能源科学、系统工程等基本理论与知识,系统掌握氢能、燃料电池等新能源技术、电气工程、控制科学与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,能胜任绿氢、燃料电池、太阳能、风能、核电能、生物质能等新能源获取与存储技术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、工程设计、技术开发及技术管理等工作,并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、团队意识和国际视野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。

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是面向国家“双碳”战略需求,整合材料、化学及能源动力等学科专业优势,聚焦储能材料、储能电池及装备等技术领域,培养具备化学电源与储能技术领域的基本理论和知识,系统掌握能量转换与存储器件及其系统设计等基本原理、组装技术和评价方法,能在储能及其交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、工程设计、技术开发、系统运行、试验分析、项目管理等工作,并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、团队意识和国际视野的应用创新型人才。
